雞腺肌胃炎是一種以雞腺胃腫大和肌胃龜裂、糜爛為主要特征的疾病,臨床主要表現為生長不良、消瘦、整齊度差。臨床上肉雞的腺胃炎經常發生,幾乎每批雞都會發生腺胃炎,而且治療困難,給養殖業帶來了不小的損失。 病原及誘因 1、霉菌毒素: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超標及飼料的二次霉變,造成腺肌胃炎。 2、飼料中油脂的酸敗、蛋白質的變質:產生酸和醛類等有害物質,對內臟器官有嚴重的損害。 3、維生素缺乏及水質污染:飼料存放環境溫度偏高,引起維生素破壞,水線生物膜引起的飲水污染,加劇腺肌胃炎的發病。 4、免疫抑制性疾。喝缦俨《、網狀內皮增殖癥等導致免疫器官發育不良,出現腺肌胃炎,20日齡后的雞群易出現腺病毒樣病變。 5、細菌、真菌感染:如梭菌、如白色念珠菌,也會引起腺肌胃炎癥狀。 6、各種應激:如上雞之前地面預溫不良,溫差過大,風冷效應強烈,防疫、轉群、分群等,均可以激發腺肌胃炎。 臨床表現: 采食量低下,但死亡率沒有明顯變化,生長遲緩,群體均勻度差,飼料消化不良、排飼料便,爪喙發白,免疫抑制,易于感染其他疾病。病癥較輕的雞群常表現為易于驚群、瘋跑;重癥雞群則表現為精神不振、易腿軟、癱瘓;羽毛松亂、無光澤;縮頸閉眼嗜眠;機體消瘦、下痢、前期排細長條糞,后期出現過料現象。 剖檢: 腺胃腫脹,漿膜面潮紅,腺胃乳頭腫脹融合,肌胃角質層潰瘍,腸道水腫,后端腸道粘膜脫落嚴重。免疫器官發育不良,如法氏囊萎縮或腫脹,胸腺萎縮有針尖狀出血點,脾臟萎縮等免疫抑制癥狀,個別雞出現典型新城疫病變。 防控方案: 1、用于腺胃腫脹如乒乓球,或腺胃糜爛,肌胃角質層有裂口,嚴重者脫落,有灼傷斑,腸道黏膜脫落,腸壁變薄的雞群。輕癥單獨使用衛奕舒溶液,重癥配合青霉素或阿莫西林使用,連用3—5天。 2、肉雞全程腺肌胃炎預防保健程序。 第一階段:開口使用,連續飲水4—7天,20000只雞每天用一瓶,與開口藥物不沖突,不影響防疫(或用衛奕舒粉,每袋拌料500斤,連用5天)。 第二階段:7日齡免疫后(10-13日齡左右),連用4天,2000斤水每瓶。 第三階段:更換二號料(19—22日齡)使用4天,2000斤水每瓶。
 |